本报讯 (记者 吴山楚寒 通讯员 白晨阳 薛晓丹) 十二载默默坚守,“兵爷爷”护学志愿服务队已成为瓶窑镇第一小学的“安全符号”。最近,这支队伍中多了一张年轻面孔,00后退役军人刘容灿返乡后以志愿者身份回到母校,接过了“兵爷爷”手中的护学“接力棒”。
昨日早上7时30分,瓶窑一小门口的接送高峰如期而至。来往车流中,刘容灿与“兵爷爷”护学志愿服务队发起人裘法庆默契配合,他们时而抬手引导车辆减速停靠,时而牵起低年级学生的手,护送他们过马路。
今年9月,刘容灿结束了五年的军旅生涯。返乡后,他从瓶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处得知“兵爷爷”护学志愿服务队正在招募新成员,于是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我在部队学到最多的就是责任与担当。现在能回到母校,把这份责任用在守护孩子们身上,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刘容灿说。
对刘容灿而言,母校门口的护学岗既是陌生的“新岗位”,也是熟悉的“旧回忆”。“我是2012年毕业的,那时候校门口还没有护学志愿队伍,只有家长自发地守护孩子们上下学。”如今,他从被守护的学生,成长为守护学生的志愿者,身份的转变让他既紧张又满怀期待。
“裘爷爷教了我很多实用技巧,比如如何快速判断车流节奏、怎样与小朋友交流,以后我也会多学多练,争取把护学工作做得更好。”刘容灿说。
“我年纪大了,总有一天会从护学岗上退下来,但我们对莘莘学子的保驾护航工作必须得延续下去。”看着校门口忙碌的年轻身影,74岁的裘法庆倍感欣慰,“现在看到有年轻退役军人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把护学的责任传承下去,我心里真的很高兴。”
从十二年前裘法庆一人发起护学行动,到如今“薪火相传”吸引一代代退役军人加入,“兵爷爷”护学志愿队在传承中不断壮大。他们始终用责任与爱心守护孩子们的上学路,为校园安全筑起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