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7.png


(组稿/朱筱 唐春燕)这个6月,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径山所在潘板集镇利德广场举行2025年“安全生产月”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咨询活动,杭州菱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携手北湖绿洲社区开展电梯应急救援演练,杭州余杭獐山钢瓶有限公司、杭州热电工程有限公司、杭州六合气体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学习培训。在这场全民参与的安全生产热潮中,余杭区市场监管局以特种设备安全为突破口,通过科技赋能、责任压实、民生聚焦三大路径,交出了一份既有温度又具力度的安全答卷。

作为杭州数字经济高地,余杭区坐拥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电梯等特种设备近4万台(件),压力管道网络覆盖全域。2025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构建起立体化安全治理体系,实现特种设备亡人事故“零发生”、隐患处置“双100%”的突破性成果。在潘板集镇利德广场的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咨询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实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市民普及电梯安全使用、燃气管道防护等实用知识。这场活动恰似一个缩影,映射出余杭区特种设备安全治理的精密布局。

科技赋能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关键密码。依托“浙江特种设备在线”系统,监管部门构建起全天候智能监测网络,实现高风险隐患处置率、处置及时率“双100%”的突破。在压力管道领域,定检率达到100%的硬指标;电梯维保环节,规范扫码维保率同样实现全覆盖。更令人瞩目的是,全区电梯物联网接入量突破9627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5%。这套智能系统通过实时抓取电梯运行数据,能够自动预警故障征兆,将困人救援平均响应时间压缩至12分钟以内,较往年提速2分钟。

责任体系的完善为安全治理筑牢根基。区市场监管局指导督促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科学配备“两员”、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将安全责任细化至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全链条。目前,全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两员”配备率保持100%,使用单位“两员”配备率动态保持99.8%。通过开展特种设备“扫盲纳管”“假停真用”“大容小标”专项治理、电梯维保质量提升等行动,累计出动监察人员400余人次,闭环整改隐患134处,立案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和严重事故隐患9起。特别建立的“事前提醒”机制,对设备检验临期、电梯维保滞后等问题实现精准预警,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民生关切始终是安全治理的落脚点。针对老旧电梯“带病运行”难题,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住建部门开展“无忧乘梯安民行动”,完成360台老旧电梯更新摸底,严查4起电梯非法使用案件。家住余杭老旧小区的王阿姨亲身体验到变化:“新电梯运行平稳,上下楼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为规范电梯安全管理,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应急局编制《电梯安全一件事操作手册》,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强化从施工到使用的全链条监管。在燃气管道治理领域,督促企业完成压力管道“全身体检”,确保能源生命线安全运行。

据悉,结合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和“全国特种设备安全日”,余杭区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要负责人学习培训9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咨询活动8次,在住宅小区开展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7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宣传“五进”活动16次;指导企业开展特种设备焊接作业学习培训52次,组织应急处置演练21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直接惠及群众近万人。

从数字系统实时预警到责任链条层层压实,从老旧设备更新改造到全民安全素养提升,余杭区正构建起“人防+技防”“监管+自治”的双重保障体系。当科技手段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当责任意识融入企业基因,当安全知识走进千家万户,特种设备安全已从冰冷的制度条文,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站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新起点,余杭区将持续深化“科技赋能、责任到人、服务为民”的治理模式,让安全发展成果立博体育惠及群众,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更坚实的根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