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街道毓溪社区悦蜂托育园


本报讯 (记者 徐媛 陈玮铭) 在余杭街道毓溪社区悦蜂托育园,36月龄的萌萌正在老师的引导下练习“手指谣”,一旁的照护日志记录得密密麻麻,上面有她的晨检体温、辅食添加、睡眠时长、如厕训练、情绪波动等等。

这个公建民营的托育园专为18-36月龄婴幼儿设计,精细化的照护计划覆盖孩子体格、运动、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成长。一份份记录着的照护日志,折射出余杭婴幼儿照护工作的精细化服务。

“过去托育机构只管吃喝拉撒,现在连孩子的情绪波动也有了专业解读。”萌萌的妈妈说,“在托育园,我家宝贝戒掉了尿不湿,学会了自己吃饭、睡觉,还学会了看绘本。”

对许多双职工家庭而言,婴幼儿照护一直是个难题。年轻父母既要面对工作压力,又要操心孩子成长。像悦蜂托育园一样的公建民营托育机构,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提供了专业、放心的照护服务。

2024年,余杭鼓励托育服务向小月龄拓展,延伸到2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开设乳儿班(12月龄以下)及托小班(24月龄以下)托育机构20余家。

距离悦蜂托育园5公里,未来科技城海云幼儿园运溪园区又是另一番景象。托班教室里,2岁半的小雨和伙伴们在“建构区”用牛奶杯搭建房子,在“娃娃家”进行剥豆子、理芹菜等游戏化学习,在“生活区”学习拉拉链、扣纽扣、叠衣服。

“在托班,孩子不仅能学到知识,还可以提前适应幼儿园环境。以后读小班,我们就不用担心她不适应了。”小雨的妈妈说。

“当托育服务与学前教育实现无缝衔接,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得到根本保障,孩子们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平稳过渡。”海云幼儿园负责人表示。

在余杭构建的普惠托育服务网络中,悦蜂托育园、海云幼儿园分别代表着两种互补的托育模式——公建民营专业托育机构、幼儿园延伸托幼一体化服务。二者的差异化实践,展现了余杭托育“普惠不单一、专业有层次”的特色,这种多元模式的背后,正是余杭对民生需求的细致洞察。

记者从区卫健局获悉,2024年,余杭备案托位6615个,千人托位数达4.71,普惠托位占比达80.21%,两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占托位总数的23%以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