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赣鹰)  昨日上午,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姚高员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余杭元素”亮点多成色足,充分体现了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担当作为,凸显了“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地位优势,展现了我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喜人成果。

报告中,直接提及余杭项目、工程、实例的有十余处。回顾2024年以来政府工作部分,把位于余杭的首个大科学装置——杭州超重力场试运行、“良渚论坛”圆满举办等作为主要案例。

报告从稳增长、促创新、促转型、拓平台、提品质、惠民生六个方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各项工作。促创新方面,报告提及“浙江新型算力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通义千问、DeepSeek等一批大模型加速发展”;提品质方面,报告提及“良渚新城玉湖综合体建成开放”“杭温高铁、文一西路西延一期等建成通车,地铁四期全面开工”“35万吨仁和粮库建成启用”。

围绕2025年发展主要目标和政府工作安排,报告提出了“9个聚焦”。其中,在“聚焦超大城市治理,更大力度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方面,报告提及大力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良渚文化大走廊等廊道建设,推进大城北运河文化带、云城、余杭城市中轴线等8个城市重点发展区块快建成势;在“聚焦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更大力度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优势”方面,报告提及高水平推进西湖、大运河、良渚等世界遗产保护和内涵挖掘,积极推进良渚古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立法,办好第三届“良渚论坛”。

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科创和产创深度融合、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赓续城市历史文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些发展“关键词”,对全市发展进行了科学谋划,也为余杭未来绘就了目标明晰的发展蓝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