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怡倩 余杭经开区微融媒体中心 王婷宇) 5月22日,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迎来挂牌一周年。
一个特殊的日子,一段历史的坐标。踏着坚定的脚步,余杭经开区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一智三新”产业体系,朝着争创“国家级”的目标迈进。
一份答卷,折射发展“含金量”。
东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4亿元的研发生产基地将于6月底启用,技术团队正对一条全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最后调试;杭州丰禾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测井仪系统在新疆深地塔科1井石油钻探现场,实时传输来自地壳深处的“体检报告”;由艾赛斯(杭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液化石油气高密度聚乙烯内胆玻璃纤维全缠绕气瓶》国家标准计划,历时3年已进入“正在批准”阶段,后续将正式发布……如今,一大批集“智能”与“制造”于一体的优质企业在这里点燃数智化引擎,迸发出强劲生命力。
万山磅礴看主峰。一年来,余杭经开区在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助企服务、产城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根据最新数据,今年1-4月,余杭经开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8.64亿元,同比增长12.38%。
一载耕耘,点亮发展之光。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走进杭州优尼克消毒设备有限公司竣工投用的新厂房,新建的自动化仓储系统正装卸货物进进出出。杭州优尼克负责人周光宇告诉记者,最终选择在余杭经开区拿地建新厂,看中的正是余杭经开区的营商环境。
从签约落户到厂区新建,杭州优尼克的坚定选择,是余杭经开区打好“双招双引”“助企服务”两张王牌的生动缩影。一年来,余杭经开区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优势产业集群,2024全年集中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超290亿元,2025年一季度集中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额45.15亿元,其中已注册落地项目12个;紧盯人才招引,擦亮卓越工程师培育品牌,成立开发区卓越工程师培育联盟,落户全区首个卓越工程师实训基地,力争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环境;深化“余企D小二”服务品牌,通过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形式,激发企业发展内生动能,今年一季度,助企服务员累计走访企业874次,开展品牌活动15场,实现“高质量发展68条”等政策宣贯100%覆盖。
一城温暖,点亮幸福之光。
5月18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星空音乐会”在余开·心巢青年人才社区开展,70多位来自辖内企业的青年满怀期待地汇聚一堂,在初夏璀璨的星空下,共同开启了一场专属于年轻人的“社交剧透”和“生活预演”。
入驻企业不断壮大,余杭经开区的人才磁吸力也不断增加,为了留住人才,余杭经开区栽好梧桐树。一年来,余杭经开区围绕产城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等各类资源要素统筹配置,不断提升园区宜居品质。仁和第一幼儿园迁建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芳正国际部分商业开业、办公陆续入驻;树东路西延(仁良路-仁康路)等7个项目已完工,地铁10号线二期、三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目之所及,余杭经开区这片热土上,一个个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发展面貌欣欣向荣。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未来,余杭经开区将聚力双招双引,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赋能,以持续上扬的经济曲线、奋进有为的豪迈士气,奋力打造与“浙江经济第一区”相匹配的经济开发区,扛起余杭工业主平台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