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通讯员 周慧) 昨日,余杭美术馆正式启用,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作为美术馆首展启幕。展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本届双年展以“技术迭代中的文化生态重构”为主题,汇聚全球20余个国家地区、160余位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创作者。展览通过“天地人机”的深度对话,勾勒出技术演进中文化生态的重构轨迹与未来图景,呈现了浙江践行文化建设“八项工程”二十年来的数字文化与艺术科技融合成果,生动呼应“文明重光——文化遗产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深刻主题。

四大核心板块构筑了展览的骨架:“联结·具身交互”让身体感知人机联结;“共生·数字教育”滋养人文科技共生;“猜想·生态重构”激发技术想象;“宣言·哲学追问”叩击价值边界。每个板块都是一次攀登,引领观众走向人文与科技交汇的顶峰。

全新启用的余杭美术馆本身就是一个隐喻。双环同构的圆璧之形营造出“悬浮”意象,流转的形态应和着莫比乌斯环的无限探索。110余件作品在这里构建起一座文明山峰,国际艺术家为良渚而来的采风创作,与中国艺术家从良渚出发对话世界文明古国的创作成果在此相遇。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在展览前言中说,艺术与科技彼此生成,过去与未来循环往复,共同构筑起一个思想无界、灵感不息的对话场。本次双年展联动全球创作者,打造融艺术、科技与产业于一体的交互网络,在“良渚与世界”“艺术与科技”的双重对话中,激荡出创造的能量。

“这些与人类精神共鸣的作品,见证着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生动实践。”艺术家代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Future Sketches负责人扎克·利伯曼说。

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计算艺术研究所所长胡晓琛教授表示:“欢迎大家走进余杭美术馆,体验创新力量,收获立博体育灵感。”

展览期间,还将举行“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研讨会”,发布《首届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宣言》,发行《2025首届中国(杭州)艺术与科技国际双年展作品集》,让全球文明倡议从理念走向实践,为艺术与科技的共生演进贡献中国智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18日。


分享: